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工艺品正文

新疆金器:黄金故里悠远文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13 浏览次数:80
新疆金器:黄金故里悠远文化

虎形金牌环

  新疆境内有一座山脉叫阿尔泰山,阿尔泰的汉语意思就是黄金。最早的东西方文化交流首先是那些纵横驰骋在中亚草原上的早期游牧民族通过黄金来传播的。铭刻在金器上的珍禽猛兽是古代西域草原文化中源远流长而又别具一格黄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部落首领们“无处不金”的奢华,和来自中央王朝的龙纹金带扣的赏赐,都无不在诉说着那个久远的黄金故里的悠远文化。

  黄金故里说

  距今大约一万年以前,黄金就已经被人类发现并利用。远比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铜、铁、铝等众多常见金属还要早几千年。

  新疆许多地方出产黄金。据说早在原始社会,一支斯基泰人就到阿尔泰开采黄金,并把采到的黄金源源不断运到西方,所以沟通东西的路又叫黄金之路。除了著名的阿尔泰,还有天山以及山体被风蚀、水蚀形成的河道、沙滩中都有黄金出产。到了清代,金矿主要由官方开采。山中出产大块的以斤计算的豆瓣金、滚筒金、狗头金、狗肝金等,但最多的还是混在砂中的砂金。

  要把砂金和砂分开,主要利用金重砂轻、二者比重不同的原理。新疆古人很早就掌握了重力选矿术,即金盆淘金法。他们把柳木做成长方形的木盆,在金源丰富而有水流的地方,把含金的砂子盛入木盆,在水中筛动洗淘,使金和砂分离,再把矿金集中起来铸成块金。

  盛产黄金的阿勒泰又被誉为“金山银水”。元代著名道教领袖丘处机受成吉思汗之诏前往西域时,也曾在阿勒泰短暂停留,做金山组诗。诗文中虽然看不到有关淘金的细节,但从“金山南面大河流,河曲盘桓赏素秋”的句子中,我们不难看出,起码在元代,阿勒泰的黄金已闻名中原。

  悠远掘金史

  希腊著作中,把远古居住在阿尔泰的斯基泰人说成是“看守黄金的鹰头狮身兽格里芬”。

  斯基泰人的风俗习惯,在希罗多德的书中有较多记载。斯基泰人有用俘虏首级做饮酒器的习惯:将首级沿眉毛以下去掉,把剩下的部分洗干净。穷人首级,在外部包上生牛皮;富人首级,则外面包牛皮,里面镀金,制成品当杯子使用。

  抛开残忍不谈,我们可以看出,在远古时期,阿尔泰不但盛产黄金,而且斯基泰人已经有较高的制金术。

  斯基泰人的制金术可作为游牧民族艺术的代表,也深深影响了中亚草原上以后诸多的民族。其主要特征就是动物风格,故被称为“动物风格的艺术”或“野兽风格的艺术”,即用动物的形象来装饰各种用品,典型地表现出早期游牧人的审美观念。

  游牧人牧养着各种牲畜,如马、牛、羊,也从事狩猎,与麋鹿、狮虎相接触,故他们的思维中充满了这类动物形象。新疆所出土的金器纹饰较多地与狮虎有关。

  民国八年(1919年),新疆都督杨增新给刚刚上任两个月的阿山道道尹周务学发了一份密信。信中说:五金之产,天地自然之利,久而必宣,亦天地自然之理。阿尔泰山者,蒙语译为金山也,山之阳属中,山之阴属俄。俄自划界得此山阴,鸩众开采,出金极旺,收课甚丰,载诸中外报章,斑斑可考。而同此一山,我国则任美利弃置于地,无人问津。

  民国年间,阿勒泰金矿又一次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始较大规模的开采。近代以来,“阿勒泰七十二条沟,沟沟有黄金”更成了人们的共识。

  据《福海县志》记载,民国32年(1943)年,全县总人口6948人。而民国4年以后,各省籍破产农民来此采金者甚众,从事淘金的人口每年有数千人。

  在福海县红山嘴一带,上世纪80年代形成了“采金热”,内地民工大量涌入,采金民工达10万多人。

  现今,徜徉在通往红山嘴的崎岖山路和狭窄河道中,可以想象,为了掘得金子,十万人热火朝天的劳作场面和不畏艰险的淘金“信念”。

  看过福海大小金沟内至今被翻了几遍的河床,就知道这里黄金的富集亘古未变。被冻死在山里的淘金客也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对这里的“爱恋”也丝毫没有变化。

  红颜爱猛禽

  乌鲁木齐南山鱼儿沟和阿拉沟位于天山深处,夏日里风光无限、气候宜人。这里曾是古代通往天山南北的要道。上个世纪修建南疆铁路时,在这里发现了著名的黄金墓。

  在两米多深的黄沙又两米深的卵石下,压着一个香消玉殒的年轻女子。巨大的卵石下,她的尸骨和满身的黄金饰品“粉身碎骨”。但相比腐朽的尸骨,闪闪发光的黄金饰品仍然透过悠远的岁月给人们讲述了那掩埋在历史深处的奢华。

  可以想象,下葬时,大大小小的黄金饰品也曾缀满了她的全身。8块虎纹金牌、4条虎纹金代、一块金狮牌诉说着这个年轻女子不平凡的家世和身份。这个黄金墓中出土的金器加金珠、金花一共200多件。

  凶猛的狮虎纹饰,昭示着早期中亚草原游牧民族的审美观念。狮虎是草原上的猛兽,是草原民族心里的偶像,希望着自己如同这些猛兽一样驰骋在草原上而又所向无敌。即便对一个女子也是如此。这一点延续了斯基泰人“猛兽艺术”的传统。

  据考古学家推测,这座黄金墓可能是2000年前的塞人留下来的;而墓中的女子,则可能是某一支部落酋长的千金,或者是王妃之类的贵妇人。

  中原遗金事

  龙是汉文化的一个象征,是皇权天授的标志。在黄金故里新疆出土的众多黄金器物中,八龙纹金带扣可以算得上是金品中的精品。

  金带扣出土在焉耆县博格达沁遗址附近的古墓中。八龙纹金带扣作为一种珍贵的礼品由汉朝中央政府赏赐给当时的焉耆王。

  黄金做成的带扣重48克,先用金片模压塑成型,然后再进行细部加工。龙眼核一些纹饰是用红宝石和绿松石镶嵌而成。在带扣的边沿,又用纤细的金丝做成装饰的花边。八龙纹金带扣是将雕塑、镶嵌等工艺巧妙地运用于黄金工艺品之中的杰作。

  无独有偶,韩国中央博物馆也收藏着一件相同的金带扣,也是由汉朝皇帝赏赐给当时朝鲜地方政权首领的。

  金带扣可以看做当时西域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也是“张骞凿空西域”开辟东西交流的丝绸之路后,西域纳入中国版图,中央王朝对西域有效统治的明证。

  突厥金面具。位于伊犁昭苏县西南约60公里处的波马山高林密、牧场辽阔,亘古以来都是草原游牧民族理想的栖息地,也是丝绸之路草原道的必经之地。大唐高僧玄奘从塔里木盆地北越天山隘口,经这里前往伊塞克湖畔的中亚名城——碎叶。名震一时的金面具正是在这里出土。

  这个镶嵌着红宝石的金面具高17厘米、宽16.5厘米。色彩鲜艳,人物表情庄严威武,大小和真人面孔相差无几。其额际宽阔,下颚丰满,两颊饱满。墓主人的“肉体面容”已经化作尘与土,这个栩栩如生的面具为其保留了千年前的真容。

  专家推测其时代下限应为6-7世纪前后,即西突厥时代的遗物。面具中的中年男子高鼻浓眉,八字胡须,两眼炯炯有神,目视前方。似在沉思,又好像在默默注视着眼前的一切。透露着一种难以言传的坚毅和深沉。

  面具的制作工艺极为精致细腻,几乎采用了古代金银器制作中的镶嵌、焊接、抛光等一切工艺手段。面具从中线分为左右两半,锤鍱成形、抛光后对合焊接,然后用小铆钉铆合而成。其口鼻、目及面颊系锤鍱成形,其眉、睛、胡须则用金和镶嵌的红宝石来表现。

  据史书记载,中亚广大地区民族中的贵族都以金银器炫耀其身份和地位。加上迄今为止新疆少数民族崇尚黄金饰品的风俗,说明,崇尚金器是中亚草原的一种传统。

  东罗马历史学家弥南记述:使者蔡马库斯在四周皆金山环抱的谷地见到西突厥室点密可汗。可汗坐在毡帐内的一把金椅上。椅上有两个轮子,要行动时,可由马挽之。可汗的坐床全系黄金制成,酒壶与坛子也全都是金制。毡房木柱皆覆以金片,可汗的座位安放在四个金制孔雀上。突厥可汗之豪富奢侈,可见一斑。

  进入早期铁器时代,随着矿藏开采、金属冶炼和加工技术的长足发展,部落首领或贵族使用的金制品数量大大增多,造型、题材也更加丰富。除了金制首饰,还出现大量动物纹黄金饰牌,并用黄金装饰马具、武器。同时由于骑马术的普及、中亚草原与西部草原的游牧民族,与南部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之间文化交流显著增加,一些波斯文化因素被中亚部族所吸收、改造,也反映在黄金艺术当中。

  盛产黄金的古西域,铸就了别具一格的黄金文化。兼容并蓄,东西结合的黄金制品演绎着黄金之路、丝绸之路的另外一个传奇。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